近两年RPA机器人作为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数字化劳动力,已被应用到各行各业,RPA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迎来了蓬勃发展。据安永RPA报告,对大中华区财富五百强企业做的调研中发现:“有78%的受访企业已开启了RPA机器人进程,这其中有半数的受访企业已经初步接受、认可了RPA机器人的应用价值,并进行了试点性的应用。而企业RPA机器人应用不会止步于此,在试点阶段初见成效后,近7成的企业均表示希望扩大RPA机器人的应用规模。”勤全球RPA调查报告显示:“平均每个机器人提供了20%的全职人力工时,但投资回收期却不到12个月。同时,RPA在日常经营业务中,提升了92%的合规性,增进了90%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了86%的生产率,降低了59%的成本。”因此,公司将“RPA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和实践路线,纳入了“科技+”战略,从顶层设计、组织管理、投入水平等方面给予保障,深度挖掘RPA机器人在证券公司的应用场景,探索科学实施和较高运营的机器人治理模式。
一、RPA机器人在证券公司的应用场景
从通用型应用领域来看,RPA机器人具有丰富的商用化实践案例,诸如IT运维辅助、客户与市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核算、运营与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等。由于此类RPA机器人更多的是在模拟人工操作,提供的是人工操作的提升性技术服务,因此可以较为平滑地运用到证券公司的诸多场景,而较少产生合规性问题,这一点在强监管背景下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尤其重要。
从技术演进路线来看,传统的RPA机器人多数还需要依赖固定的规则来完成自动化任务执行,处理的多为结构化数据。但随着“大、智、移、云、物”等新型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RPA机器人作为较佳的技术承载平台,将成为各类金融科技落地的切入口,为证券公司业务应用场景带来充满想象力的空间。现阶段的RPA机器人已经可以与语音合成、OCR、NLP、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相结合,相当于为机器人加上了“眼睛、耳朵、嘴巴、大脑”,逐步降低人工干预,接受和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自主进行识别、分析、判断和执行,已经初步实现了半智能化运行。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到,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RPA机器人将升级成为IPA(IPA,Intelligent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
在证券公司的各类业务和运营场景中,具备规则明确、流程标准、执行高频、容错率大等特征的业务和运营场景在自动化方面的潜力更大,推动RPA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收益也更高。而重度依赖人工分析、流程尚未固化、操作风险偏高的场景在现阶段的自动化潜力较低,想要推动自动化改造,一方面需要依赖技术演进,一方面也依赖业务标准化程度的提升。
二、RPA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企业内,推动实现少数几个机器人的试点流程相对容易,但想要在不同的流程中实施数百乃至数千个机器人,并在整个公司中实行集中管理和运营则要困难得多。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体现在RPA机器人数量的线性增加,同时更为强调从企业的顶层信息化战略层面出发,考虑建立整体可持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即RPA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
规模化应用不仅需要从技术实施层面实现流程覆盖规模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更需要重视对数字化机器人部队的集中规划、控制和治理。成功完成RPA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企业,将获得一支战斗力强劲的“数智化”机器人部队,多流程、跨地域、多单位地渗透到公司各个组织和业务流程。
RPA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以充分提升规模化生产效能。首先,公司管理层需要在战略层面统一认识,确保RPA机器人战略规划与公司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其次,解决组织间和组织内不同职能部门各自为战的问题;帮助建立统一的管控机制和平台以集中运营机器人部队。
1、确保RPA机器人战略与整体战略的协同
公司管理层在RPA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过程中需要清晰地认知RPA机器人并不仅仅是一款软件应用,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司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变革的重要抓手。因此,首先需要在自动化和数字化战略层面达成愿景共识,基于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对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的需求,充分考虑RPA机器人与“大、智、移、云、物”等信息技术间的相辅相成,力争发挥“1+1>2”的作用,尽快形成RPA机器人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并形成长期计划来持续推动改进和创新。
2、避免公司内不同职能部门的各自为战
在一个大的公司体系下,不同职能部门在RPA机器人初期阶段受业务需求驱动,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财务做财务机器人、HR做HR机器人、客服做客服机器人,容易造成公司内部机器人产品繁杂、业务利用率不高且公司很难统一管控机器人以达成更好的资源利用。
但随着公司对RPA机器人的认知更清晰,在规模化应用RPA机器人后,RPA机器人应是统一规划、管控、可按需调用的内部共享资源。场景集成各领域业务流程,管控打通公司内部横纵交叉,由此来实现跨地域和跨业务领域的RPA机器人应用效果发挥。
3、持续管控机器人运营风险
公司应制定统一的安全、风险和质量标准,集中治理和管控RPA机器人的应用,及时掌握RPA机器人的运行情况,持续监控自动化后的业务模式、流程、系统的变化与影响,确保RPA机器人应用具有合规性、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和容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