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RPA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其应用到自身工作流程中。然而企业中的流程多种多样,其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对RPA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不断扩展边界,让RPA能够处理更为复杂场景的需求下,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聚焦于RPA+AI的发展模式。RPA可以通过模拟人类的眼睛和手,赋予AI强大的执行力;而AI打造大脑,赋予RPA认知能力。
拥有了这些能力,以RPA编辑器的流程设计环节为例,可以通过录屏的方式记录人的操作,机器人模拟人类操作步骤,通过简单的拖拽排列组合出复杂的操作,快速完成流程设计,甚至可以自主发现企业中可优化的流程,并一键创建流程,帮助企业更快更准确找到自动化高潜场景,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但伴随着RPA和AI技术模式发展的同时,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主导权的争议,即究竟是AI成就了RPA,还是RPA成就了AI。
现在众多RPA厂商中能把流程自动化引擎这个核心技术做好的并不多,当前阶段打磨出好的产品才是关键。
“当前RPA主流厂商主打的并非AI技术,而是其RPA产品在兼容性、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立足当前,RPA企业和AI企业彼此合作才是主流,“RPA需要集成更多成熟的AI技术,而AI可以借助RPA实现更好的落地。”
AI技术虽然近几年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实施环节也会存在一些“断点”,需要用户基于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化开发。
而RPA具有跨系统、跨平台执行任务和不需要改变企业原有系统的“非侵入式”特性,能很好地解决AI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而在更多场景中发挥出AI的价值,辅助AI更好地实现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