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项目因涉及到流程开发等内容,区别于传统的IT项目建设,更像是一个开发形式的项目。它自带衍生出的多方对接、需求沟通、周期拉长等特性,这使它拥有了更多的项目流程控制环节。此文根据艺赛旗项目实施人员在RPA项目中的实施交付经验整理,为大家系统梳理出RPA项目整体架构与项目过程中涉及到的需注意的事宜,希望能为大家在RPA实施过程中带来一点宝贵经验。本文针对RPA项目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注意事项三部分进行梳理探讨,今天先为大家呈现第一道大菜——RPA项目准备阶段。
一、项目计划
RPA项目大体从两部分组成
1、需求流程的开发;
2、RPA平台的部署。
项目准备阶段的项目进度计划也主要围绕这两个大纲进行设计。
二、流程开发
建议流程开发的阶段分为以下四个:
注意:充分评估用户提供的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一致程度,判断切换生产环节所需时间。
三、平台部署
RPA项目通常是由业务部门或运管部门进行统筹建设。和传统IT建设直接对接IT 部门有明显的区别。不排除会出现要求更严格,支持力度不充分的情况。
注意:对于新建项目,IT 部门通常有评审要求,应该提前评估准备需二次开发内容。
四、人员安排
对于较多体量流程的RPA项目。建议流程开发和平台部署并行实施。所以也需由不同的人支持。
注意:针对个别的厂商或者部分用户要求。一个流程的实施需要流程开发工程师和业务顾问两个角色参与。虽说在用户看来观感会更好,但我觉得会有以下弊端影响实施:
1.业务顾问的转述无法让实施人员完全理解需求;
2.出现反复沟通情况,沟通成本较大;
3.负责验证和修正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据开发过程中的体验对产品提出改进建议。
所以我还是建议实施人员必须同时承担起业务顾问的角色。虽说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但作为RPA工程师,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针对RPA项目需拥有的能力,例如:沟通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梳理能力、流程优化的建议能力对个人的提升也是极大的。
五、架构设计
整体RPA项目系统架构的设计在准备阶段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影响到后续的实施、上线、投产等诸多细节内容。需务必与用户充分沟通后再做好决策。RPA平台主要分为 RPA 控制平台与 RPA机器人两部分。其中RPA控制平台是在 ECC 部署,而RPA机器人分为数据中心部署和业务场景部署两种形式。在此列出两种模式的优劣。对于少量RPA需求项目(不考虑后期大量扩容),建议采用业务场景部署模式。轻量化整体项目资源投入。对于较多RPA需求的项目,建议以数据中心模式部署。实现统一的管控和调度。且业务流程毕竟涉及到客户敏感信息。有更高的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