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赛旗第三代RPA新版本(iS-RPA2020.3.0)发布会已于7月23日下午成功举办。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副院长董晓飞先生及艺赛旗联合创始人&CTO林平先生,为我们进行了相关分享和演示。
一、 RPA评估体系——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良性动力
董晓飞先生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研究,曾参与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导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白皮书撰写工作,目前在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牵头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研究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在董先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工作中,RPA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艺赛旗RPA的发展也折射出这几年RPA在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发展中,我们如何用规范的标准构建RPA评估体系?
董晓飞先生为我们带来《RPA评估体系研究》的相关分享,整个内容分为技术简述、行业观察、评估体系三个部分,以下是分享的概要 :
从RPA应用,投融资,市场规模,国内外机构评价上,我们可喜地看到了RPA市场的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RPA也一样,除了众所周知的优势之外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
RPA优势:
第一、执行任务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人力成本降低,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第二、RPA可以满足用户扩展学习需求,可以根据任务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学习调整,最终便捷高效的通过机器人完成学习,并执行高效工作;
第三、机器人出错率低,行为可监督,可满足审计合规需求;
第四、可将员工从重复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提升了雇员和用户的满意度。
RPA不足:
第一、处理非结构化信息的能力较低,在这一领域,RPA还有极大的提高空间;
第二、对于复杂动态场景的适应性还不是特别高,当业务相关组件及应用环境出现变化时,RPA流程就需要随之改变,这可能是需要RPA继续加大研发力度的地方。
随后,董先生引用了Gartner相关报告,在报告中, “超级自动化”被列为第一位的战略性技术,而RPA则是该技术的重要部分,以银行、保险、物流等行业为例,RPA将是数字员工典型产品之一,RPA在未来也有更多深入的可能。
最后,董先生展示了RPA评估体系建设的相关成果,并为我们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的情况。自成立至今,联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评估规范,在评估规范建设中,参与企业多达几十家,并成功发布十余次评测,获得了众多厂商和市场的认同。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不成体系,RPA评估体系的逐渐建立,将会为中国RPA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良性动力。
二、为机器人工厂而生——艺赛旗第三代RPA
随后,艺赛旗CTO林总重点针对第三代RPA版本,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享和实际演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