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料收集与对比工作。研究发现,人工处理每100个机会中通常有10%-30%的误差。即使是发挥最佳性能,每100个机会中错误率也会达到5-10个。任何的错误都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审计的进程。
以某通信集团为例,经过多次探索和实践,通过部署RPA技术应用于内审工作中,目前可以应用的场景包括涉及外部数据的校验工作、非格式化数据的获取、公司内部非集中存储数据的对比分析、辅助项目质量管理等。经过大量摸索和训练,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已经应用在该集团物联网业务风险审计项目中的合同下载与企业资质的核查,对比人工效率提升了10倍,部署成效明显。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1、准备全面的数据
机器人要执行自动化流程的前提是具备必需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意义在于为机器人指定执行的范围,明确操作的具体对象。因此,准确、全面的基础数据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前提。
在该项目中,被用于机器人执行的数据对象是项目组经过调研及数据分析后,整理出应用于核查的政企用户清单。
02、训练RPA并校正工作流程
在完成数据准备工作后,进入实施的关键阶段——对工作流程的训练及校正:
1、RPA自动登录CRM系统,并关联到合同信息界面;
2、设置机器人自动获取事先维护好的企业基础信息表;
3、对于需要调整的界面差异、跳转等问题,设定适当的规则进行调整,以确保程序执行的连贯性;
4、根据审查无误的数据,运行流程。机器人将合同中的文本数据放到指定文件夹。
5、在运行流程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流程的校验,以保证其准确无误高效运行。
03、RPA部署成果
过往通过人工进行物联网业务风险项目中大量原始合同的下载和初步辨析,平均每天识别80个,1600份则需2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RPA运行2天时即完成了全部识别,对比人工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同时实现了零误差。
此外,RPA准确识别并记录集团清单中没有在CRM系统中进行物联网合同上传的异常集团300多个。对于人工极易出错与疏漏的统一名称格式工作,RPA在合同附件下载后便已完成,无论是后续RPA对文件和记录进行批量操作,还是人工筛查均极大的节约了时间。